專題文章:2024年兩類爭議最常見:維修費被超收、保固竟不算數 🚨

作者:info於 2024-08-19
695 次閱讀

📊依據消保處統計,車輛維修金額、保固時間認定,是車輛維修消費契約中最常見的糾紛原因;為保障消費者與業者權益,減少爭議,現行的汽車維修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不得記載事項,針對各細項作權利與義務都有明確的定義,業者在與消費者的消費契約中必須遵守相關規範,若不依相關規定,最重可罰50萬元。

 

2024年兩類爭議最常見 (2).jpg

 


業者快筆記! 六大重點不可不慎

🔍一、業者有費用揭示及訂定收費標準的義務:

業者應在維修場所的顯眼處公示所有費用,包括冷卻系統檢查、更換零配件、服務費用等。確保這些費用不超過原廠標準,以避免消費者對維修費用產生疑慮。


📜二、事先告知維修項目與費用並經同意始得維修:

業者應在進行維修前,將所有必要的維修項目和相關費用清楚告知消費者,並獲得其同意後才能開始維修。如果在維修過程中發現額外的問題,也應即時通知消費者,並經其同意後再行處理。這樣可以避免因「先斬後奏」而引發的糾紛。


🔧三、消費者自備零配件須簽名確認:

若消費者自備零配件進行維修,例如機油或輪胎,業者應在維修文件上清楚記載這些零配件的詳細資訊,並要求消費者簽名確認,以避免日後的責任歸屬爭議。


🛡️四、業者應檢測或路試以確認完全修復:

業者需明確告知消費者保固的範圍和條件,確保在維修後的一定時間內或行駛一定里程數內,出現相同故障時,業者應免費進行維修。但若故障由於消費者自備零配件或進行非原廠改裝而引起,則業者不負保固責任。


✅五、維修後的檢測與確認:

為了確保維修工作的質量,業者應在維修完成後進行檢測或路試,並由消費者確認修復結果。這一程序可以大大減少返修的機會,並確保車輛的安全性。


🔬六、增訂消費者委託鑑定業者之配合義務:

如果發生維修糾紛,消費者有權委託第三方進行鑑定。業者應全力配合,提供相關資料以便鑑定。這不僅有助於解決爭議,還能保護雙方的權益。


結論:

車子進場維修沒簽約?別擔心,口頭約定也算數!

當消費者將車輛送到車廠進行維修時,通常僅透過口頭約定談妥維修細節,維修廠並不會準備定型化契約供雙方簽署。這樣的安排是否符合規定?定型化契約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適用?這些都是許多車主關心的問題。

🔹口頭約定也有法律效力🔍

根據民法第153條,契約當事人只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,契約就已經成立。這意味著,即便沒有書面契約,只要雙方透過「口頭」達成共識,契約就具備法律效力,並且雙方都必須遵守。

🔹修車廠口頭約定同樣適用定型化契約條款📜

在實務中,修車廠通常不會與車主簽署書面契約,而是透過口頭約定進行維修工作。然而,即使沒有書面契約,汽車維修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依然適用。這些規範旨在保障雙方的權益,確保車主與業者之間的交易透明且公正。

🔹落實維修SOP,避免糾紛🚗

汽車維修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不得記載事項,是保障雙方權益的重要基石。律果簽LegalSign.ai提醒業者,在進行維修工作時,切勿為了方便而忽略這些流程與規範。與此同時,業者也應該與消費者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,共同守護車輛的安全與性能。

汽車維修業者可參考下方的定型化契約範本,以確保營運的合法性與規範性。若有需要,還可以委任律師作為法律顧問,為公司量身打造營運計畫與架構,有效減少消費爭議,維護企業的良好商譽。

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資訊,歡迎隨時聯繫我們會一一解答! 👉 https://lin.ee/pjMlnCi

2024年兩類爭議最常見:維修費被超收、保固竟不算數 🚨